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水膜和水球试验等――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的太空物理演示课,也让科技界人士有话要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国际科学联盟中国协调委员会副主席陈家洱:我国宇航员第一次把课堂从地上移到了太空,这一件事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我知道在失重或微重力条件下会发生什么,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演示。演示非常有意思,非常吸引孩子们,这将极大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规律的兴趣。
科学本身就是求知、求真,而求知求真需要动力。很多大科学家都是从小对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后,才一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宇航员在太空演示的单摆实验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事情,会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很多“为什么”,进而吸引他们去探究神奇的太空现象背后的本质。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是不同的,那么学生透过这些,就想要了解不同尺度的地球引力下物体相互作用的本质规律。相信肯定有许多老师也在听课,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好处。这次实况转播非常有意义。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申维辰:首次太空授课,是我国青少年航天科普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大联合、大协作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科普教育活动覆盖面最大和参与公众最多的一次重大科普实践。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2007年美国的太空授课只有20分钟,覆盖人群数量更是比不上我们。将来,当我们在外太空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后,一定能够开展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给孩子们上内容更丰富的科学课,让孩子们感知科学,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将来,除了物理实验,在外太空失重状态下,还可以让孩子们尝试更多的、感兴趣的科学实验,化学的、生物的都可以。比如,可以先让孩子们在地面培养一种豆芽,然后让航天员带上天,观察豆芽在外太空的生长状况和在地面有什么不同。此外,科学实验发现,部分人能感知磁场,具有超强的方位感,我们不妨设想,将来挑选一位这样的航天员上天,来和地面的孩子们分享他在无磁状态下的感受。我还有一个梦想,以后的地面课堂,能不能选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的某个学校,让更多的普通学子能直接和航天员对话。这样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
太空课程诞生记: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李晓亮从头至尾参与了太空授课活动的设计与推进,他向记者讲述了这堂课的由来――
早在2010年,中国科协就推出了持续性的“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不断推进,2011年底,中国科协首先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建议,以“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发射并与“天宫一号”对接为契机,由航天员在太空为青少年讲授科学课。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的积极响应,在“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后,太空授课活动得以举行。